來源:衡水公司 作者:張乃玉
時間:2021-11-03 17:26
起步時,9名員工,赤手空拳來到衡水。如今,衡水公司企業注冊資金達到4.3億元,從業人員發展到80余人,公司年利潤超億元……衡水公司用5年的時間譜寫了衡水風電的輝煌畫卷。
五年歲月篳路藍縷,一千八百多個日夜風雨兼程。過去的五年中,衡水公司在挑戰中革弊求新,在機遇中創新突破,成績的背后,承載著無盡職工的責任與擔當,奮進與突圍的過往,記載著一次次逆境崛起的鏗鏘步伐…
從無到有,在開拓中全面崛起
時光倒轉,回到2016年。面對發展起步晚、經驗不足、省內外能源開發競爭激烈的重重困難,衡水公司上下不等不靠,主動出擊,積極尋求破局之道。一方面地毯式“尋”風,拉網式“找”風,足跡踏遍棗強、阜城、饒陽......衡水區域的11個縣市。一方面轉變發展思路,在主動推進自主開發項目的同時,積極尋求與民營企業的開發合作。另一方面,堅持“走出去”發展戰略,借助“獵風行動”和“借光計劃”專項行動,抽調“精兵強將”組成項目突擊隊前往安徽、江蘇兩省5個市縣,探訪20余家新能源企業,為項目發展“破冰”打下堅實基礎。
2016年鎖定棗強150MW的風電合作開發權,衡水公司正式開啟第一個合作開發項目。2017年阜城100MW的風電項目成為衡水市年度首個核準項目,彌補了公司在衡水地區開發的空白。2021年鎖定安徽利辛50MW風電合作開發權,企業發展藍圖實現跨地區拓展。
跑項目不易,干好項目更難。2017年,為了提升項目建設整體水平,衡水公司提出首個“三年”規劃“三雙”目標,即2017年-2019年,棗強阜城兩風電項目實現“2017年雙開工、2018年雙并網、2019年全容量雙投產”目標。
一分部署,九分落實。全員上下迅速組成了一支“品質攻堅”隊伍,領導帶頭攻堅克難,干部協作扛責在肩,全體動員凝聚合力,面對新能源發展繞不開的“土地劫”,項目部協調組員工將責任扛起,把“在路上”變為工作常態;為加強工程建設期安全、質量、進度管理,項目職工一直堅守現場,旁站式監督員成為最挺拔的“胡楊”。
三年來,在全體干部職工的不懈努力下,“三雙”目標順利完成,其中阜城項目提前兩個月完成集團公司工期目標,榮獲“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”,工程建設取得圓滿收官。
科技助推,在創新中實現跨越
創新,是企業的靈魂,是發展的動力。一直以來,衡水公司堅持把創新發展作為推動企業效益最大化的重要動力。2019年公司首家智慧風電場落戶阜城風場。面對挑戰和機遇,衡水公司確立了“打造智慧風電場,引領行業新發展”的工作目標。
經過幾年的創新和發展,智慧風電場已初具規模,其中由巡檢機器人、葉片視頻監控系統、能巢系統、實訓平臺、仿真系統等多模塊組成的綜合智能系統,給風電賦予了全新生命特征,實現了風電生產的智能化監測、傳遞、分析、處置和自主演化升級。智能化生產和一線技術職工的人力協同,實現了投產風機“效益最大化”。2020年,衡水公司繼“三雙”目標后,進入第二個三年高質量發展期,全年完成發電量5.57億千瓦時,實現利潤總額1.13億元,利潤貢獻位列公司系統第五位。截至2021年9月底,衡水公司完成發電量47127.85萬千瓦時,完成年度工作任務的83.23 %,實現利潤1.11億元,再創歷史新高。
建功創業,在培育中鑄造人才
衡水新能源培訓基地,作為集團內首家新能源特色人才培訓基地,及時承擔起了公司及集團公司新能源人才培養任務?;亟遗迫陙碇鸩浇ǔ娠L電實訓平臺、登高實訓平臺、電氣實訓室及調度數據網平臺、光伏實訓平臺、6套新能源發電仿真系統、2套風電VR培訓系統,以及配套的6本培訓手冊和4門培訓課程,初步形成新能源技術培訓體系。組織規模以上培訓及競賽調考24項,培訓1671人次,為集團公司及公司新能源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和技能人才保障。
衡水,不光有大風和烈酒,還有我們篤定前行的新能源人。衡水公司五年來的發展不是個人之功,是公司全員上下這支“攻堅”隊伍,用多少個不眠之夜,多少個白日奔波,拼搏出來的。
潮起海天闊,揚帆正當時。站在新時代的起點,衡水公司在集團公司“2035一流戰略”,公司“720規劃”及“3518目標”的指引下,將瞄準新目標,踏上新征程,譜寫衡水公司新華章。
公司地址:河北省石家莊市建華南大街161號
公司電話:0311-66799603
公司傳真:0311-66799000
版權所有:國家電投集團河北電力有限公司
備案信息:冀ICP備16022394號-1